23日晚,天津武清剧院,大型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给这里的观众带来了惊喜。热烈的掌声中,100多号演员一次次拉手在台上谢幕,观众跑上去献花、合影,之后还意犹未尽排队签名。
这是《遇见大运河》在天津演出的第2场,也是全国演出的第77场。至此,剧院走过大运河沿线6省1市的34000多公里,给2015的巡演画上圆满句号。
位于天津城市北部的北运河,就在离剧院不远处流淌着。她一定像剧中的女主角一样,感受到了自己灵动、受困继而重生的命运,感受到了自己的故事带给人们的冲击和回味。
一部剧和一条河
一路的采风和考察,究竟为什么?
在天津,汹涌奔腾的运河水,让艺术和现实对应起来。
三年创作,9个月集训,一年半的全国巡演,《遇见大运河》走过整整五年。排练和演出加起来几百场,应该闭着眼睛都能演吧。
可是,他们还在一遍遍打磨。
21日晚9点,天津武清剧院的舞台上,对光、排练,一一认真进行。编导崔巍拿着对讲机和话筒坐镇观众席,时不时提出修改意见。这样的排练经常进行到凌晨一两点钟。
不像电影,一个拷贝可以一劳永逸。舞台艺术每一次的呈现都不一次。崔巍却说,这就是舞台的魅力所在。
跟通常的舞台巡演不一样,每到一个地方,崔巍都会带着演员们走进运河,实地考察各地运河风貌以及现存状态,感受千年运河带给现代人的变化和情感表达。
生活中的运河,每每跟艺术中的运河对应起来,给所有人以触动。
在安徽宿州跟当地群众保卫运河的行为艺术中,演员们看到的古运河是一条小河沟,剧中第一幕开始,恰恰有这样的台词——不就是一个小河沟吗?看过现实中干瘪的运河,演出时表达的情感绝对更令人动容。
而在天津,演员们在八孔闸看到了汹涌澎湃的运河水,正对应着剧中尾声部分的运河群舞。在艺术的想象中,崔巍一直认为运河具有同长江、黄河一样汹涌澎湃的精神,没想到真实地存在于现实中。她兴奋地说:“我们找到了答案”。
这些“遇见”,带来的变化可能是一个细节、一个动作、一个站位、一个灯光或背景的改动,外人不易察觉的细微变化,实际上能在艺术中带给人更深的共鸣。
一场人文的寻找中,历史和现实紧密相连,演员赋予了千年运河生命。
一个歌舞团和一次巡演
让更多人关注大运河,做这件事的为什么是杭州?
意想不到的艺术形式,在人们心里播下了种子。
从去年5月开始,《遇见大运河》沿着运河全国巡演。而这一次,从河北沧州到山西太原再到天津,整整18天。
观众每次跟大运河的“遇见”,都是在回忆与寻找中的全新体验。天津站同样如此。
出租车司机和宾馆服务员都说,天津的北运河郊野公园,是市民常去休闲的地方,运河比过去美多啦。但是舞台上的运河,还是让人陷入思考。
当女主角光鲜的身体上,裹着残布烂片,一个个全副武装戴着面具的人从她身边踏步经过时,一个孩子问:她怎么了?妈妈轻轻说:她被污染了。
也许进剧场前,观众还存有对舞剧的一丝疑惑,而舞蹈剧场的全新呈现,让观众在运河千年的故事中,重新审视和思考。
除了演出,一连串公益文化事件也经常牵扯着人们的神经。一个许愿瓶,一次行为艺术,一次寻访,一次对运河先贤的拜祭,都引起更多人加入到保护运河、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所到之处,当地政府也都会问一个相同的问题:为什么做这件事的,是杭州?是杭州歌剧舞剧院?
崔巍的回答是,一部好的文艺作品,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舞台上,只有与时代相连,和百姓共通,才能发挥文化的最大价值。
她坚信,“遇见”大运河的人,都已经在心里播下了一粒种子。
从夏天走到春天,又从春天走到冬天,演员们在四季中遇见运河,又让运河被更多的人遇见。下一步,崔巍的想法是,沿着国际运河巡演。
而在成功“遇见”的背后,观众不知道的是,此行巡演他们带着三个道具车和药箱出发,每到一个地方,连夜装台,10多个小时的“安营扎寨”后马上投入紧张的训练,演出结束再连夜拆台。带着药箱,是因为舞蹈演员受伤是常有的事,女主角周可就一直忍着扭脚的伤痛在演出。
23日演出结束后,剧团连夜拆台,道具将从海上直接运往新加坡,——明年1月18日,他们受邀到新加坡演出,将开始世界巡演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