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的人物刻画,正能量充沛的剧情设置……《红色娘子军》一向是无数人心目中红色经典的代名词。南宁日报登出“花样南宁大舞台”艺术精品月月演第二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将于5月17日晚在南宁人民会堂隆重上演的消息后,接到了不少读者打来的关注电话。从他们期待与激动的情绪中,很轻易就能感受到《红色娘子军》曾在他们生命中留下的深刻烙印。可以说,《红色娘子军》深深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近距离感受第五代演员表演
家住金洲路的邹道先生是“娘子军”的忠实粉丝,对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历史和沿袭如数家珍。“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参加工作领到第一份工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台唱片机和一张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黑胶唱片,每天都要听上几遍。”邹道如是说。邹道解释道,生于60年代末的他,在成长过程中始终都有《红色娘子军》伴随左右,“先是有电影放映,后来又有全国推行的样板戏,几乎每个人对于《红色娘子军》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详。演出的次数再多,人们也是百看不厌,因为红色娘子军拥有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对我们那一代人来说是一种精神支柱,是我们的英雄偶像。”
随着时代的发展,VCD机和光碟的出现,邹道又买到第一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光碟,并通过网络视频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各代版本的片段,甚至他还珍藏了《艺术人生》采访五代饰演洪长青、吴琼花演员的视频。邹道说:“我迷到什么程度,《红色娘子军》几代男女主角演员参演的其他剧目,我都会去找资料、找视频。远的不说,第五代‘琼花’张剑主演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大红灯笼高高挂》等,我都看过。”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南宁站演出开票后,邹道马上买票并选了一个好位置,“每代‘娘子军’表演、跳舞风格都不同,我就想进剧场感受第五代演员的现场表演。”
回忆自己的童年和青春
《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的“代名词”,是中国芭蕾史上一座傲人的里程碑,也是世界芭蕾史上一个不朽的传奇。它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完美结合,创造出民族芭蕾的世纪精品,成就了中西文化在芭蕾艺术领域完美融合的世界奇迹。在音乐创作上,《娘子军连歌》《万泉河水清又清》等音乐几十年来经久不衰,深入人心。
像邹道这样,对《红色娘子军》有着特殊感情的同年代观众很多。家住北湖路的覃小洁女士是为了“回忆自己的童年和青春”。覃小洁是资深文艺女青年,她告诉记者:“南宁文化演出市场很少有这样精品、经典剧目上演,此次上演的《红色娘子军》一定不能错过。而且,人是很奇怪的一个物种。小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到影院看红色舞剧,我哭闹个不停;工作以后,也曾到现场看过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也没有太多深刻感触。但到了一定年纪,那些记忆和感受如洪水般袭来,也许就是曾经扎在心里的‘种子’扎根、发芽、成长,使我一定要走进剧场再次感受这部剧的魅力。”
对《红色娘子军》有一种向往
受到震撼的不仅是从那个时代走过的人,《红色娘子军》对现代的年轻人也有着不小影响。“80后”谢明丽女士表示,他们也可以说是听着《红色娘子军》的故事长大的。“即使没有看过电影、芭蕾舞剧,也听过娘子军的鼎鼎大名和他们奋战的故事,像琼花和洪常青的勇敢与坚毅就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谢明丽打算带着准备上小学的女儿一起去看《红色娘子军》。她还表示,作为在和平年代长大的年轻人,对于故事中的很多情绪其实不是完全能体会,“像是为了革命牺牲自我,还有那种为了共同信仰艰苦战斗的坚韧,都还不能特别的感同身受。对于“红色娘子军”我们更多的是向往,所以我去看演出,想通过它去感受前一辈人的激情,去体会他们的感情,去了解他们的牺牲,这样才能更加完整我脑海中对“红色娘子军”的勾勒,也希望女儿能接受这方面的教育。”
来源:南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