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通史
主讲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 王克芬 研究员
第九讲 唐代——古代舞蹈艺术
发展的高峰(一)
公元581年隋代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的局面。隋代把南朝、北朝的乐舞都继承、蒐集起来,使各种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乐舞互相交流学习,彼此吸收,向前发展。
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统一国家的功绩和国力的强盛,曾集中了汉族传统的、兄弟民族的和外国传来的各种乐舞,于隋文帝开皇初年(公元581——585年前后),制定了《七部乐》,即:《国伎》(即《西凉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汉族面具舞)共七部。隋大业中(公元605-618年间)又增加了《康国乐》和《疏勒乐》,成为《九部乐》(《隋书·音乐志》)。这些大都是两晋南北朝时代就已传入中原的域内外各民族各地区的乐舞,当时不仅在宫廷表演,同时在民间流传,如《龟兹乐》就曾风靡一时,连隋文帝下令禁止也禁止不了(《隋书·音乐志》)。隋代淡黄釉女舞俑,其服饰、舞姿与汉代不同,已吸收了其他民族舞蹈的成份。
隋代除调集大批艺人来充实宫廷乐舞机构外,每年还要调集各地的歌舞百戏进京演出。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夸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中原文化的发达,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而我们却可以从这些记载中,看到当时民间歌舞的活动情况,如《隋书·音乐志》载:公元606年,为招待来京的突厥人,曾调集四方散乐,作各种精彩表演。每年正月,外国使者云集长安,戏场延绵八里,表演人数多至三万。除各种杂技、幻术表演外,还有男扮女装表演的歌舞。公元610年,各少数民族首领,带着本地特产,来朝廷送礼,又在天津街盛陈百戏,表演人数多至一万八千,音乐演奏的声音,传到数十里外,真是盛况空前。
隋、薛道衡作《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相当生动地描写了节日里群众集会文娱活动,真是非常热闹:长安、洛阳元宵之夜,聚满了穿着盛装的人群,各种表演都出动了,“万方皆集会,百戏尽来前”,到处挂着彩灯,彻夜不灭。在欢腾的人群中,歌声、乐声此起彼伏。“羌笛陇头吟,胡舞龟兹曲,假面饰金银,盛装摇珠玉”,这是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表演。还有惊险的马术、奇妙的杂技与幻术。又有各种鸟兽舞:“抑扬百兽舞,盘跚五禽戏,狻猊(狮子)弄斑足,巨象垂长鼻,青羊跪复跳,白马回旋骑。”更有意思的是还有类似布景的的描写:“忽覩罗浮起,俄看鬱昌至,峰岭既崔嵬,林丛亦青翠,麋鹿下腾倚,猴猿或蹲跂。”这些扮兽的“象人”,在有布景的场地中表演。这和汉代张衡《西京赋》中描写的《百戏》演出场面何等相似啊!
隋炀帝穷侈极欲的享乐生活,耗费了大量财富,对人民无休止地残酷剥削,迫使人民奋起反抗,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结束了隋朝短短三十多年的统治。
公元618年唐代建立以后,国力强盛,政治局势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对外贸易发达,文化交流频繁,为文学艺术的繁盛创造了有利条件。
唐代的音乐、舞蹈和诗歌,有着高度的发展和辉煌的成就。唐代舞蹈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它如盛开的百花,植根于广阔、深厚的各民族民间乐舞的沃土上,枝繁叶茂,万紫千红。
南北朝各族乐舞大交流、大融合,是唐代舞蹈艺术之花生长的土壤;唐代社会的兴盛强大,是舞蹈艺术之花盛开的良好气候。作为一种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唐代舞蹈是我国古代舞蹈艺术的发展高峰。
唐代,留下了比其他任何封建王朝都丰富得多的舞种、舞蹈名目,在这些舞蹈中,有的文字记载较为丰富,我们可以从史籍、诗文的描述中考察出它们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舞情舞态、表演形式、服饰化妆及编创经过、流传情况等。有的则记载较少,仅有某一方面的记录,或舞姿特点,或编创起因等。还有另一些则仅存舞名,至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关史料。现按唐人原有的分类,将各舞种、舞名分别予以解说。这丰富繁多的名目,是当时舞蹈艺术空前繁荣和高度发展的标志。有时,相同的舞名,出现在不同的舞种中,这表明:同一舞蹈,曾作过不同的艺术处理,或采用不同的形式表演,而它们的乐舞素材却同出一源,因而都保留了原名。
现按唐人原有舞蹈分类,分述于后:
一、宫廷燕(宴)乐
宫廷燕乐是用于宫廷大典或重大节日,兼具礼仪性,典礼性,欣赏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宫廷乐舞。
(1)《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乐”或作“伎”)
《七部乐》隋开皇初(约581-585年)制定的宫廷燕乐,包括:《国伎》,北凉时号《秦汉伎》,东魏、西魏、北周时称《西凉伎》,隋初称《国伎》,后仍称《西凉伎》。《清商伎》、《高丽伎》,北燕时代(407-436年)即已传入。《天竺伎》,约公元346年前凉张重华进入凉州后传入中原。《安国伎》,约公元436年北魏太武帝通西域时传入中原。《龟兹伎》,约公元384-403年后凉时期传入中原。《文康伎》是纪念晋人庾亮的假面舞。庾亮死后谥号文康,故名《文康伎》。
《九部伎》隋大业中(605-618年)增订《七部伎》为《九部伎》。唐初,继承隋代《九部乐》。包括:
《清乐》、《西凉伎》、《龟兹伎》、《天竺伎》、《康国伎》约公元568年北周武帝娶阿史那氏时传入中原。《疏勒伎》、《安国伎》约公元436年北魏太武帝通西域时,传入中原。《高丽伎》在北燕(公元404-436年)传入中原。《礼毕》(即《文康伎》)。
《十部乐》唐宫廷燕乐,贞观十一年(637年)废《礼毕》,十四年增《燕乐》,十六年增《高昌乐》,成为《十部乐》。
宫廷设置这些乐部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国力的强盛。从乐部安排上看,除《燕乐》、《清乐》两部外,其余八部都是兄弟民族及域外乐舞。但是,代表中原传统乐舞的《清乐》部,内容十分丰富。武则天时代,已部分失传,尚存六十多曲。另八部,总共二十二曲,这些兄弟民族及域外乐舞,大多在南北朝时代已经传入中原,当时还相当完整地保存了原有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这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得到证实:一是以国名、地名为乐部名称。二是舞者服饰都是美化的民族服装,如《高丽乐》舞人穿黄裙襦,极长其袖,具有高丽传统服饰的特点。《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舞人都穿皮靴。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及游牧生活,至今这些地区的人民,仍有穿皮靴的习惯。天竺崇信佛教,《天竺乐》的舞者穿“朝霞袈裟”,类似僧人打扮。三是曲名多音译,如《康国乐》舞曲名《贺兰钵鼻始》、《末奚波地》、《农惠钵鼻始》、《前拔地惠地》,歌曲名《戢殿农和正》;《龟兹乐》歌曲名《善善摩尼》,解曲名《婆伽儿》;《安国乐》歌曲名《附萨单时》,舞曲名《末奚》;《疏勒乐》歌曲名《亢利死让乐》等,显然都是音译曲名。四是各乐部所用乐器都是当地的民族乐器。以上四方面足以证明《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都是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乐舞。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遇了隋及唐初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乐舞汇集中原,逐渐相互吸收、融合的发展趋势。《九部乐》、《十部乐》的乐制舞制等宫廷均有规定,现据《隋书·音乐志》《通典》、《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唐会要》有关记载,整理、列表如下:
乐部 | 《燕乐》 | |||
舞者人数 | 四部共20人:《景云乐》8人;《庆善乐》4人;《破阵乐》4人;《承天乐》4人。 | |||
舞者服饰 | 《景云乐》:花锦袍,五色绫袴,云冠,乌皮靴。 《庆善乐》:紫绫袍,大袖,丝布袴,假发。 《破阵乐》:绯绫袍,锦衿褾 ,绯绫袴。 《承天乐》:紫袍进德冠,并铜带。 | |||
乐曲 | 《景云乐》即《景云河清歌》 《庆善乐》(小型) 《破阵乐》(小型) 《承天乐》 | |||
乐器 | 弦乐 | 筝一、卧箜篌一、小箜篌一、大琵琶一、小琵琶一、大五弦琵琶一、小五弦琵琶一、筑一、大箜篌一。 | ||
吹奏 歌唱 | 吹叶一、大笙一、小笙一、大筚篥一、小筚篥一、大箫一、小箫一、长笛一、尺八一、短微一、歌二。 | |||
打击 | 玉磬一架、大方响一架,和铜钹一、楷鼓一、连鼓一、鞉鼓二、浮鼓二。 | |||
乐工人数 | 约31人 | |||
乐工服饰 | 绯绫袍、丝布袴。 | |||
备注 | 《新唐书·礼乐志》载:“燕乐伎,乐工舞人无变者。”故将《旧唐书·音乐志》所载《坐部伎》、《燕乐》乐舞制列此。隋《九部乐》无此部。唐《九部乐》、《十部乐》均有此部。 | |||
乐部 | 《清商》 | |||
舞者人数 | 4人 | |||
舞者服饰 | 碧轻纱衣,裙襦大袖,画云风之状;漆鬟髻,饰以金铜杂花,状如雀钗,锦履。 | |||
乐曲 | 隋有歌曲《阳伴》。舞曲《 唐代后时尚存:《白雪》、《公莫》、《巴渝》、《 | |||
乐器 | 弦乐 | 琴一、(三弦琴一)、瑟一、秦琵琶一、卧箜篌一、筑一、筝一、(击琴一)。 | ||
吹奏 歌唱 | 笙二、微二、箫二、篪二、《叶二》、《歌二》、〈埙〉。 | |||
打击 | 钟一架,磬一架,节鼓一。 | |||
乐工人数 | 约25人 | |||
乐工服饰 |
| |||
备注 | “舞容闲婉,曲有姿态”,“从容雅缓,犹有 | |||
乐部 | 《西凉乐》 | |||
舞者人数 | 《白舞》1人,《方舞》4人 | |||
舞者服饰 | 《方舞》服饰:假发,玉支钗,紫丝布褶,白大口袴,五彩接袖,乌皮靴。 | |||
乐曲 | 歌曲:《永世丰》。 解曲:《万世丰》。 舞曲:《于阗佛曲》。 | |||
乐器 | 弦乐 | 弹筝一、筝一、卧箜篌一、坚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一。 | ||
吹奏 歌唱 | 笙一、箫一、筚篥一、小筚篥一、笛一、横笛一、贝一。 | |||
打击 | 钟一架、〈磬一架〉、腰鼓一、齐鼓一、担鼓一、铜钹一。 | |||
乐工人数 | 27人 | |||
乐工服饰 | 平巾帻,绯褶。 | |||
备注 | 西凉,古地名,今甘肃武威。《西凉乐》:“盖凉人所传中国旧乐,而杂以羌胡之声也”。 | |||
乐部 | 《天竺乐》 | |||
舞者人数 | 2人 | |||
舞者服饰 | 辫发,朝霞袈裟(即僧衣),行缠,碧麻鞋。 | |||
乐曲 | 歌曲:《沙石疆》。 舞曲:《天曲》。 | |||
乐器 | 弦乐 | 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琵琶。 | ||
吹奏 | 筚篥、横笛、贝。 | |||
打击 | 铜鼓(羯鼓)、〈毛员鼓〉、〈都昙鼓〉、铜钹。 | |||
乐工人数 | 12人。 | |||
乐工服饰 | 皂丝布头巾(《通典》作幞头巾),白练襦,紫绫袴,绯帔。 | |||
备注 | 《唐会要》所列《九部乐》、《十部乐》不列《天竺乐》而列《扶南乐》。 《隋书》、《旧唐书》均列《天竺乐》。天竺,古国名,今印度。 | |||
乐部 | 《高丽乐》 | |||
舞者人数 | 4人 | |||
舞者服饰 | 椎髻于后,以绛抹额,饰以金珰。两人黄裙襦,赤黄袴;两人赤黄裙襦袴,极长其袖,乌皮靴。 | |||
乐曲 | 歌曲:《芝栖》。 舞曲:《歌芝栖》。 | |||
乐器 | 弦乐 | 弹筝一、(筝一)、卧箜篌一、竖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一。 | ||
吹奏 | (义嘴笛一)、笙一、笛一、箫一、小筚篥一、桃皮筚篥一、贝一。 | |||
打击 | 腰鼓一、齐鼓一、担鼓一。 | |||
乐工人数 | 18人。 | |||
乐工服饰 | 紫罗帽,饰以鸟羽,黄大袖,紫罗带,大口袴,赤皮靴,五色绦绳。 | |||
舞蹈特点及备注 | 对舞形式:“双双并立而舞”。唐武后时尚存25曲,后仅存一曲,“衣服亦寖败,失其本风”。高丽,古国名,位于今鸭绿江沿岸地区。北燕(公元409~436年)时传入中原。 | |||
乐部 | 《龟兹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