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舞蹈者联合起来!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天津建卫六百年·西舞东渐风气之先

来源: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 | 2009-07-22 08:36:56 | 人气:

导读: 19世纪末叶,鸦片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西方文化便已经登陆华夏大地。当代表西方文化的各种“洋玩意儿”进入古老的中国时,产生了多种现实、深远的影响,随着国门的打开、对外交流的增多,中国艺术舞蹈开始了

        19世纪末叶,鸦片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西方文化便已经登陆华夏大地。当代表西方文化的各种“洋玩意儿”进入古老的中国时,产生了多种现实、深远的影响,随着国门的打开、对外交流的增多,中国艺术舞蹈开始了新时代的萌芽。天津作为中国沿海开放的前哨地带,很自然地成了开风气之先的地方。

  中国舞蹈大门的开启

  作为坚船利炮的附属物、强大势力的外包装,欧美舞蹈文化恰在此时传入了中国,一条重要途径是清代外派使节、留学人员中的爱舞之人,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清廷驻日、驻法公使裕庚的女儿裕容龄。

  裕容龄(1882~1973),满族人,生于天津,12岁时随父东渡日本。她在日本开始学舞,1899年,裕庚调任法国公使,她随着来到了巴黎。在巴黎音乐舞蹈学院里,她第一次接触了芭蕾舞。1901年,邓肯来到巴黎,以充满激情的、舞蹈化的自然动作和大胆的、无拘束的舞蹈服装,赢得了法国人的喜爱,也深深地打动了小容龄。

  容龄决定向邓肯学舞,于是产生了中国人与西方现代舞之间的第一次实质的碰触。裕容龄进步很快,慢慢地接近了自由之舞中的浪漫精神。受到邓肯赞赏的裕容龄终于得到一个机会,参加了由邓肯编排的一个希腊神话舞剧的演出。她认真而富于表现力的舞动,和东方女性特有的优美动作韵味,得到巴黎观众的称赞。裕容龄后来又进入巴黎歌剧院学习芭蕾艺术。1902年在巴黎参加了她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公开演出,表演的节目中有《希腊舞》、《玫瑰与蝴蝶》等。裕容龄成为中国现当代舞蹈历史上,学习西方芭蕾舞和现代舞的第一人。2002年5月,为纪念裕容龄诞辰120周年,在她的出生地天津举办了“裕容龄舞蹈艺术论坛”,全国各地的舞蹈史专家云集津门,裕容龄的历史地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1903年2月26日,裕容龄返回祖国,抵达天津小住后入宫担任了慈禧太后的御前女官。值得一提的是,她并没有停止对舞蹈的钟爱,曾给两宫太后和皇帝表演过《西班牙舞》、《希腊舞》。她所创作的《如意舞》、《荷花仙子舞》、《扇子舞》等,在中国现当代舞蹈史上占有开拓性作品的地位。

  裕容龄曾遵照慈禧的旨意,在“华尔兹”的音乐节奏里跳过《仙仙舞》,这是“华尔兹舞”在英国宫廷流行了近一个世纪后,第一次旋转在中国的皇贵面前。裕容龄还为慈禧表演过她自己的拿手好戏《希腊古典舞》、《玫瑰与蝴蝶》,西方舞风第一次吹进了紫禁城的高墙。

  学堂乐舞的兴起

  20世纪初,康有为等人提倡民主,促成了“洋学堂”在中国的兴起,直接的变化是普通学校里新式音乐、体育教育的诞生。而校园舞蹈的兴起,是东西方文化碰撞日益激烈的结果。

  当时的欧美各国,学制上均设置体育课,认为舞蹈是一种很有训练价值的活动;舞蹈能培养人的灵活性、锻炼人的反应速度、训练人对于体态美感的感受力。因此,体育课程里安排舞蹈的内容是十分自然的。当“洋学堂”在中国出现时,体育与舞蹈就很自然地随之而出现了。一些决心改变中国国民体质的舞蹈家们,效仿西方将舞蹈与学校体育融合一体的做法,将学堂里的舞蹈课与体操结合在—起,传授校园之舞,校园舞蹈拥有了自己的场合和活力。许多中小学校开设了体育和舞蹈并列的课程,以今天的眼光看,很像游戏歌舞与健美操的混合体,包括一些模仿自然物象和人类日常行为的动作。舞蹈的名字形象、有趣,如《小放牛》、《娃娃舞》、《兵鼓舞》、《卖报歌》。学校里流行的教育舞蹈的另一个特点是与歌曲相结合,边唱边跳,这与中国文化歌舞并重、戏曲艺术唱做并举的传统有关,也满足了孩子们表现快乐天性的欲望。二十世纪初,中国前所未有地出版了20多种教育性舞蹈专门书籍,足以看出学堂教育中人们对舞蹈的重视。艺术性很强的芭蕾舞和各国民间舞,成为校园舞蹈的重要内容,芭蕾舞的基本手位、脚位、体态规矩、动作法则成为必修之课;模仿生活的播谷舞、船夫舞、雪花舞、猴舞等,很受学生欢迎。

  1921年出生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说:“二三十年代我在天津求学时,舞蹈是在体育课当中来学习的,如《叠罗汉》、《海盗舞》等,舞蹈艺术活动非常活跃。”

  很多教师在教授外国民间舞蹈的同时,也教授中国的民间舞蹈如《采茶舞》、《观音舞》、《燕子舞》等,后来又出现的如《孔雀舞》、《梅花舞》、《月舞》、《鹭舞》,从名字上看已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融合。可以看出外国舞蹈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入中国后已经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最初的完全照搬到吸收消化以及有所创新,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轨迹。

  二十世纪初,学堂乐舞的代表是黎锦晖创作的儿童舞蹈。黎锦晖1927年创办了中华歌舞专门学校,成为儿童舞蹈教育的基地。黎锦晖具有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素养,同时他又有志于继承发展民族乐舞的传统。黎锦晖先后创作了十部儿童歌舞剧如《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三蝴蝶》等等。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在学校生活中盛行达20多年,亦广泛流行在一些歌舞团体中。这些兼有启蒙与美育双重属性的歌舞活动,由于其空前的教育意义和广泛的接受范围,成为中国近代舞蹈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学校舞蹈活动。黎锦晖1930年初组建了明月歌舞社,广泛传播新歌舞艺术,创作演出了许多儿童歌舞节目,开早期专业歌舞团之先河。二十世纪中叶以前的专业歌舞活动,使得中国舞蹈在近代发展中获得了颇具时代意义的具体内容,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特定历史时期中,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作用。他曾携创办的明月歌舞社到天津演出,引起很大反响。

  如果说,欧美芭蕾舞、现代舞及其他各国民间舞蹈的演出,为中国二十世纪艺术舞蹈的诞生,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和示范性的演出,那么,校园舞蹈则在学生中培养出真正的舞蹈感觉和身体体验,为中国艺术舞蹈表演者的出台做了必要的准备。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西方舞蹈文化在艺术舞蹈尚显薄弱的中国大地上找到了立足之地。它既为中国文化打开了一扇窗,也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舞蹈观念和形式。中国的新型歌舞及新舞蹈艺术已开始萌芽,只是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而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新舞蹈艺术才终于冲破西方文化的包围,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肩负着用进步的舞蹈艺术鼓舞人心、教育人民的战斗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九世纪的西洋歌舞

  天津自1861年开始有租界,被称为紫竹林租界。这主要是指英、法租界(因紫竹林村位于两租界之间)。租界的外国侨民,既是政治经济的侵略者,也带来了西方文化。开始时,外侨文化都是自娱性的,如周末、夏夜,以及“由于港口封冻而产生的冬季三个月的冬闲期”。这种自娱而形成的文化活动,包括:“每周舞会”、“演出一两出戏或哑剧”,也常常举行一次盛大的“化装舞会”。侨民们曾留下一些发黄的记忆。

  在1888年前后,曾有克森士(EdmandCousins)、席勒(Har ry Hil ler,香港生人,任职天津海关)、富弗德(Fulford)和当时的英国驻天津领事等人,演出了《我们的孩子》(M yBoys)、《忍耐》等。演出的艺术形式无明文记载,估计其中既有话剧,也有歌剧或歌舞剧。侨民们还曾演出喜剧《英国军船平纳福号》。演出者由著名的大龙邮票发行人、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的能歌善舞的大女儿(她是李鸿章副官德人汉纳根的妻子)担任主角。

  英国著名的“汉密尔顿演出公司”(HamiltonCompanyofthe Spians),在十九世纪末,也曾到天津演出,但无剧目记载。

  为了早期外国侨民(主要是英国侨民,但规定一切外侨都不能排斥)的演出活动,英国天津乡谊俱乐部(即今天津俱乐部),建立了一个兰心戏院(LyceumThe atre)。当年常有演出,由于那时歌舞剧往往是综合在一起的,估计不会超越这种形式。

  当时,歌唱往往采取民间歌谣的形式,而在欧洲,它们应是载歌载舞的。例如,《我的名字叫香槟·查理》(ChampagneCharlieis m y nam e)、《玫瑰李》(Ros eLee)、《牧场之花》(ThePrairieFlower)、《比利派特逊》(Bil lyPatterson)等等,都是用英国民间甚至乡村歌谣形式演出的。

  当时外侨还成立了“天津公共乐队”,指挥是外国人毕格尔(M·   Bigel),演奏人员则是他们招募的经训练而登台的中国人。可惜,没有留下这些中国早期从事西洋音乐的艺术家的名字。

  侨民们在英国花园(现在利顺德饭店对面的解放北园)演出,夏季每周一次露天音乐会;冬季下午到溜冰场内演出。在乐队演奏中,曾演出“伴舞音乐”,这应是专业的舞蹈演出。因为原文接着说明:乐队还为“私人舞会”演奏。两者显然是有区别的。

  侨民们还成立了“赫德交响乐队”。这是一支以中国总税务司赫德为名字的大型乐队。

相关推荐

中华体育舞蹈联合总会常州分会召开成立大会 中华体育舞蹈联合总会常州

6月12日上午,中华体育舞蹈联合总会常州分会成立大会在横林巨尊大酒店隆重召开。中华体育舞蹈联合总会会长缪建林、中华体育舞蹈联合总会秘书长黄晓珍、中华体育舞蹈联合总会

中华体育舞蹈联合总会常州分会召开成立大会 中华体育舞蹈联合总会常州

6月12日上午,中华体育舞蹈联合总会常州分会成立大会在横林巨尊大酒店隆重召开。中华体育舞蹈联合总会会长缪建林、中华体育舞蹈联合总会秘书长黄晓珍、中华体育舞蹈联合总会

 

编辑推荐

特别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