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汪家埭村的广场上,女人们翩翩起舞。
夜幕降临,伴随着霓虹灯光闪烁,城区的广场上随处可见尽情跳舞的身影。而如今,在萧山农村,这样的热闹场面也并不鲜见,农村女人们的“夜生活”开始丰富多彩起来,她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围着锅台转,或是呆在家里看电视、搓麻将,各式各样的“露天舞会”打破了村庄寂静的夜。
老板自掏腰包买音响、请老师
两个月前,52岁的文燕和邻居建春第一次在汪家埭村见到了一群女人集体跳广场舞的场景,很有兴趣,学了几天,就回到自家门前的水泥地上似模似样地跳了起来。
文燕和老公种了半辈子地,身体结棍,四年前还得过“萧山区种粮大户”的荣誉。去年,土地被征用,夫妻俩闲了下来。老公是个文艺爱好者,拉得一手好二胡;文燕最怕没事情做,闷得慌,看着别人跳舞,身体也不自觉地扭动起来。
两个女人不做“麻将搭子”,而在家门前跳舞,马上吸引了第一批跟学的妇女。第一天四五个,第二天七八个……来学舞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可“老师”文燕就只学了点皮毛,教到半截儿就没那能力继续教下去了。
这时,“老板娘”珊红提出,她在诸暨的堂嫂旭萍会教舞,可以让老公开车把真正的老师接过来。珊红的老公正是浦阳径游轧钢长的张厂长,对老婆的行为非常支持。“女人跳舞总比坐在家里看电视搓麻将好,还能健身、减肥!”
连着一个多星期,张厂长每天晚上开着自己的别克车,去诸暨新民村接旭萍和其他2个老师来汪家埭的广场上教大家跳舞,并掏出2000多元钱,给女人们买了一套音响设备。
后来,有车子的女人每晚轮流接送老师,广场的人气也越来越旺,最多的时候百来人齐跳健身操、兔子舞,蔚为壮观。一段时间后,原先害羞的“看客”也陆续加入进来,对跳舞比较陌生的,虚心向高手请教。小男孩小女孩们也跳到了当中,跟着大人们摆摆双手、扭扭屁股。
而“舞池”外则围满了看热闹的人,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特别兴奋,在农村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回看到这么热闹的跳舞场面。“这个人跳得标准,那个人脚步搞反了。”男人们放不下身段进去跳,就干脆对女人们的舞姿来一番评头论足。
“舞林联队”争抢地盘
跳舞之风一路从城区刮到了农村,这也让农村的文化娱乐阵地热得烫手。网友“yuxiaqi11”说,前些日子,义蓬镇为老中心内就有“舞林联队”因为争夺跳舞场地而发生小摩擦。
57岁的施阿姨是义盛村的“老舞迷”了,每到傍晚,便赶着场子去各个场地跳舞。最近听说镇上的为老中心特别闹腾,就老往那里赶。晚上7点左右,为老中心就开始热闹起来了,锻炼的人群老中青三代齐上阵,集体舞、扇子舞、交谊舞、伦巴、恰恰、平四、快三……“舞林联队”们各自为阵,热闹程度可与城区公园叫板。
“那天晚上人来得特别多,跳集体舞和交谊舞的人最多,场地也显得比较拥挤,几个音响一起放,互相之间就产生干扰了。”施阿姨说,由于为老中心内住着许多老人,为了不影响他们休息,晚上8点20分就要关门。当天晚上,为了场地的问题,集体舞和交谊舞“两派”都各不相让,不仅舞没跳成,最后关掉音响不欢而散。
“村里人对于文化娱乐活动兴致很高,为老中心里经常是人满为患。不过,虽然大家有时候会为争个地盘闹点不愉快,但总是少数,大多数时候,大家人多一起跳,就当是互相切磋舞技,高兴得很。”施阿姨说,有时候她会和舞友们去镇里的灯光球场跳舞,“白天,年轻人在那里打篮球,晚上,就被我们抢了地盘来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