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舞蹈中,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是考量一名选手的重要标准,风格也因此被许多老师誉为舞蹈的“魄”,和舞蹈的“魂”——音乐一样,被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作为为数不多的能够将艺术性和运动性相结合的运动,体育舞蹈以其独特的魅力折服了无数人。经过多年的模仿和学习,我国的体育舞蹈选手对体育舞蹈的运动特性有了到位的把握,遗憾的是,体育舞蹈的艺术风格成为许多人难以逾越的关卡。
失去风格就会失去表现力
纵观国际重大体育舞蹈赛事,每一对优秀选手都会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各个舞种的风格与内涵,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会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并渐渐成为观众认知他们的一个标志。如果一对选手能够让人记住他们的舞蹈风格,那就离成名成星不远了。
形体美、动作美、线条美、姿态美、风度美、心灵美、力量速度美、服饰美等都是体育舞蹈艺术审美的内容,单就某一点看似乎不难,但是想让自己的舞蹈形成风格,则必须对所有的审美内容进行调配,而调配的过程就如同化学实验一样,任何成分的增减都会使最后的舞蹈风格发生变化。
在选手从单一的形体美、速度美向综合各种审美的风格美努力时,除了表现出难度、力度、速度和灵巧协调等运动特性,还需要寻找舞种的风格与自身个性的契合点。因为不论个人的风格怎样变化,每一个舞种始终需要保持其原有的风格特征。除了不断地试验,寻找共性和个性的契合点,选手自身的才智、天赋、气质、综合修养(思想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也直接影响着舞蹈的风格。
从某种意义上讲,舞蹈风格就是一名选手审美情趣和身体素质的集中体现。如果一对选手的舞蹈没有独特的风格,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舞蹈没有个性,那么他们内心的情感、审美的表现也就很难得到充分的体现,直接导致舞蹈缺乏表现力。
影响艺术风格的因素
1、选手的精神境界与素养
赛场上,同一个动作、同一曲音乐、同一组套路,不同的选手呈现出来的感觉各有不同,这是因为舞蹈的艺术风格是选手精神境界的外在表现。现实生活中,每个选手的经历不同,他们的情感体验、理解能力、文化修养、情感流露的方式也不同。而艺术风格的形成是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如果让他们多学习艺术文化知识,提升审美情趣,舞蹈的风格就会随着他们心灵感受能力的提升而更加深邃,富有内涵。
2、艺术想象力
艺术表现和想象力是一对孪生子,不管什么情绪,只要加以想象,都可以找到一个与之相近的舞蹈动作来表达。对任何舞蹈动作而言,凝结情绪和意象就是最初的出发点,如果不能为内心的情绪配以相应的艺术形象(舞蹈动作),内心的情绪就很难通过身体语言去感染他人。
3、身体能力
体育舞蹈兼具艺术性和运动性,但是如果不具备完成动作的能力,艺术性就如同空中楼阁,没有了根基。有些选手具备很强的欣赏能力和强烈的表现欲望,但技术水平或身体能力欠佳,直接限制了发挥,即便是强制性地完成了动作,留给观众的也并不是最美的印象。因此,要尽量避免在学习过程中跳跃式前进、急于学习更高级的难度动作,这样容易导致动作不熟练,并且生硬、不协调。
4、舞蹈编排
每个人都有独有的抒发情感的方式,因此,一套根据自身特点创编的舞蹈能扬长避短,取得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越是高手,越重视舞蹈套路的编排,每一次比赛后他们都会调整自己的套路,有时是微调,有时则会大调。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选手在舞蹈的编排组合上只是机械被动地吸收,很少有人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舞蹈中。而部分选手虽然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技术水平和较好的身体素质,也有表现的欲望,但其套路组合并没有帮助他们更好地诠释舞蹈,有时甚至还暴露出他们的一些弱点,使得舞蹈的艺术性大打折扣。
培养艺术感觉的几种方法
如今的体育舞蹈教学,大都停留在技术层面,特别是种类繁多的舞蹈俱乐部,很少会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这直接导致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不高,制约了他们舞蹈的艺术表现和舞蹈风格的形成。
在艺术风格的培养过程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观察每个选手的个性,及时加以培养和引导,使其个性艺术化,这才符合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的要求。其次,注意动作的细节,从简单的基本站立和基本握持开始,鼓励和帮助学生寻找最佳感觉、确立正确的表现意识,使学生完成每一个动作时都能感受美、鉴赏美,受到美的熏陶。学生对动作具有审美能力后,在练习时就会自觉地观察和思考,琢磨动作的要领和韵味,并逐步进入自我赏析的状态中,通过自身的前后对比、与他人对比,渐渐地改进舞蹈技术。除了学生的自我培养,老师还应帮助他们加强某些训练,培养他们的艺术感觉。
1、加强表演技巧的训练
通过多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训练学生的动作美感。譬如通过各种短小精悍的专门性动作或有意识地进行专门的舞蹈训练,增强动作的美感;利用具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多种风格的表演训练;训练转体,不仅要“从难从严”加快速度和增加转度,而且要求有优美的身体造型和一定的控制能力等。
体育舞蹈训练应该重视基本功的练习,同时还要学习和吸收各种舞种的优点,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高舞蹈的美感,使得举手投足间动作规范、形体优美,跳舞时自然就会艺术感强,具有内涵。同时,教师还应掌握学生个人特点,鼓励学生即兴发挥,充分挖掘学生的表现潜力。
2、培养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
国内选手身体素质较差是目前业界公认的,而对比国内和国外的顶尖高手,大多数国内选手身体素质较弱,尤其是力量、速度和体能,差别比较明显。体育舞蹈必须保持好良好的运动性才能展现出更好的艺术风格,身体素质是体育舞蹈艺术性的基础。
除了整体的身体素质的训练,一些专项的素质练习也被许多人所忽视,譬如柔韧性的训练。柔韧是舞蹈选手最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主要是脊柱(包括腰椎、胸椎和颈椎)、髋关节、踝关节等的肌肉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动作的速度、力度以及身体姿势,直接反映着选手完成最大幅度动作的能力。因此,每一名选手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
3、提高综合艺术修养
体育舞蹈是融音乐、舞蹈、造型、表演等多项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舞蹈,是一种舶来文化。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艺术内容及表现形式,了解这种舞蹈的文化底蕴。其次,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最好开设乐理知识课,在教学中使用改变音乐节奏、对动作个别环节加重音符等方法,让学生体验不同的音乐韵律、意识和风格。另外,还可以适当地介绍一些不同风格舞蹈的表现技巧,以便学生更好地表现美、塑造美。
4、改善舞蹈的编排组合
体育舞蹈的组合编排一定要因人而异,避免千篇一律。一定要让选手从认识自身出发,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寻找舞者的自信。舞蹈的编排应是一个有思维的过程,而且编排的组合要适于选手表现自己的特长。
体育舞蹈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形成与认真雕琢相结合的过程,具有随意性的特点,但仍遵循一定的规则。作为教师,不能轻易放弃对选手风格的培养,只有把艺术风格看成是物质的、具体的,根据学生自身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让学生以完美的动作来表现体育舞蹈的美,而不是空谈“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