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最喜欢的东西,让他们开心快乐的成长。我想,这是每一个家长心中最原始的渴望,可是,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种种关心和呵护真的是在帮助他们吗,会不会产生不好的负面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
很多时候,不懂专业知识的家长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影响孩子的长期发展,比如学习体育舞蹈和参加体育舞蹈的考级。
2010年我受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委派参加了两个省的体育舞蹈等级考试工作,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基层舞蹈教育工作的艰苦,同时也看到了许多让自己痛心的问题,我将这些问题归纳总结成3个方面:
1、很多家长没想清楚舞蹈教育的目的;
2、老师的教学思路狭隘;
3、拔苗助长情况严重,不符合舞蹈教学规律。
学知识要让孩子受用一生
任何时代都不缺少急功近利的人,但我很遗憾地在一些参加体育舞蹈考级的考生家长身上看到了,听闻将体育舞蹈考到金牌级别,孩子中考就可以加分,他们就逼迫孩子参加学习,要求老师强行灌输,希望能够利用舞蹈考级这个捷径让孩子考上理想地中学不仅如此,考级中有些孩子要求连考,可他们的舞蹈基础并不扎实,眼神里看不到一点自信的感觉,很明显,他们又是被家长和老师强行推出来的。
音乐一响起,他们就错漏不断,不是无法按照最基本的要求完成动作,就是忘记了动作,甚至有些孩子的基本站姿都不正确,比如身体不垂直、跳拉丁舞的手型不对、跳标准舞找不到舞程线出现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绝大部分责任并不在孩子,因为他们就像被赶上考场的“鸭子”,接受的是“填鸭”式的教育。
我想,这些孩子即使获得了金牌等级证书,也不会有快乐可言。而孩子自己耗费时间和汗水、家长耗费金钱、老师付出心神教的舞蹈,也很可能就成为他们敲开优秀中学的敲门砖,成为一次性消耗品,或者成为家长们相互比较、满足虚荣心的小小砝码。我想,不会有哪位家长乐于接受这样的结果。
多学比少学好
古语说“艺不压身。”作为艺术的一种,体育舞蹈也应该遵循这个道理,但遗憾的是基层很多老师都将教学内容局限在狭小的空间内,例如许多学拉丁舞的孩子从来没有参加过芭蕾基础的学习,有的甚至不知道标准舞究竟有哪些舞种。
现在,学习拉丁舞的孩子占整个体育舞蹈学习人群的八成以上,而学习标准舞的人则寥寥可数,根本原因是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不喜欢拘束性太强的舞蹈,但也与家长的思想意识有关。家长让孩子学拉丁舞的原因主要有3点:锻炼身体、培养兴趣和丰富娱乐活动。可是,长期只学习一种舞蹈,令他们觉得既单调又乏味,许多人就渐渐地失去了继续学习地兴趣,家长们最初的良好愿望也会因此夭折。
实际上,家长适当地鼓励孩子学习其他舞蹈,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调节心情,还有益于他们掌握更丰富的舞蹈知识。有时候,老师也可以将一些成功者的故事来激励吸引孩子学习更多其他舞蹈,比如告诉他们:中国最优秀的标准舞选手齐志峰就学过很多舞蹈,霹雳舞、芭蕾舞、标准舞、拉丁舞就连最开始参加比赛,也是跳十项。此外,还有必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介绍一些舞蹈礼仪知识,让他们意识到舞蹈不止是身体的运动,还需要掌握许多其他的知识。
这样,才能从思想上让孩子得到提升,成为一个合格的舞蹈学习者。以上的例子都只为说明一个道理:学得多,孩子就收获得多。即使将他们来走上专业道路时,也会有更多的选择。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在舞蹈教学中,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是我一直都在遵循的教学原则。通过考级,我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了一些基层教学水平的不足,教学思路不清晰以及没有根据孩子的舞蹈水平教授与他们能力相适应的技术动作的问题比较严重。
以标准舞为例,从铜牌到金牌,考官比较关注的内容始终包括架型、舞伴位置关系(身体重心)、脚法和转度。
在铜牌阶段,由于舞步比较简单,考官关注的重点往往集中在脚法上,因为基本站姿和身体重心是标准舞的入门基本课,老师教学生舞步之前就应该把好关。遗憾的是,考试中我发现了许多基本功很差的考生,身体松弛、重心下坠、膝盖半弯等与舞蹈技术无关的问题层出不穷。
银牌到金牌阶段,孩子本应该掌握一些配合和引导跟随的技巧,在舞蹈中加入一些反身动作,比如右转步,铜牌时候幅度会比较小,如果加入一些反身动作,速度和力量就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可是,很多孩子根本就做不到,最终导致金牌和铜牌两个等级的考生,跳出来的华尔兹和探戈水平相当。这些问题本不该存在的问题,根源就是老师的责任心不够,不懂得因材施教。
教孩子其实很简单,多示范就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但理解能力很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做示范,而且示范一定要准确,否则他们就会东施效颦,越学越差。让孩子学习好基础的舞蹈,我觉得老师们应该多思考、多总结,总结一套自身适用的方法就最好了。
采访:剑卿
文章来源:《尚舞》杂志